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卷 铁血拒俄复故疆 第二百四十章 不当皇帝的疑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结束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向现代立宪政治转型。在从清末“戊戌变法”提出来的“君主立宪”理念以来,“君主立宪”被当时的一大批政治人物视为实现这一“政治转型”的最佳途径,而这个“君主立宪”的模式一开始也得到了满清朝廷一定程度的认可。然而这项在很多中国人看来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却因为康有为的急躁冒进而变得面目全非,最终淹没在了“己亥政变”的血泊中,康有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赔上了自己一个弟弟的性命)。

在后来的华夏共和国成立之初,“君主立宪”的论调暂时平息了数年。随着“共和”初期中国国内政局的逐渐稳定,君主立宪学说一度销声匿迹,但随着华俄战争的胜利结束和中国政坛“元老政治”的结束,在1907年年初,中国舆论界又有了君宪学说的身影。因为当时的华夏共和国政务院执政李鸿章重病缠身,一切国家事务基本上均由唯一的政务院参政孙纲主持,在很多人看来,这位被外国人在非公开场合称为“副国王”的强权人物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号,但手中的权力却比昔年的清朝皇帝还要大。因此后人经过研究后认为,当时悄悄抬头的君宪学说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出现基础的。

不过,当时舆论界主张君宪学说最有影响的人物如杨度、古德诺之流,倒也并非完全为了迎合中国“副国王”的政治需要而提出来的君宪说,君宪论者们主要还是出于他们自己对中国政治问题的深刻理解。

其实君宪说从来就没有在中国政界销声匿迹,而且在中外理论界、思想界依然有大量的“知音”。如身为政治学学者的古德诺,在其晚年的封笔之作《解析中国》(1927年)一书中,依然坚持“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变革的最佳途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