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漂漂亮亮的小姑娘,但是感情上却总是诸多挫折,从青春期的时候,就总是喜欢上不喜欢自己的人,一路跌跌撞撞,做过很多让人心疼的傻事。
但少女时期,谁没有做过几件诸如“省下自己的饭钱给喜欢的人买生日礼物”,“坐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看对方”,“生日时什么都不想要只是眼巴巴地等着喜欢的人的短信”的傻事呢。
谁没有捧出过不被在意的真心,付出过被忽略掉的情感呢。
哪怕是现在,有时收到私信,也经常会有少女倾诉着爱而不得的心酸,那种对自己所爱之人的目光能停留在自己身上的憧憬。
她们有时会埋怨自己:“好讨厌这个样子没出息的自己。”“不想再为他掉眼泪了。”
少女时期看电影也好,看电视也好,总是羡慕电影电视里独立刚强、一个人活得像一个队伍的女主角。她们成熟冷静,独立聪明,在确定对方的感情之前绝不会袒露真心,绝不会表达爱意,绝不会为不喜欢自己的人浪费半秒钟。
但遗憾的是,我也好,我周遭的朋友也好,我们并未成长为这样的人。
有一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女孩子之间,总免不了说感情。
我一个朋友说起喜欢的男孩子,说自己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坐车去天津看他。男生陪她在天津玩了两天,送她走的时候,她鼓起勇气在进站口抱住了他,问他:“你能不能做我男朋友?”
男生委婉地拒绝了她,说的是“一直以来都只是把你当朋友”之类的客套话。当时为了自尊心硬是憋回了眼泪,进站之后便开始哭,从天津站一路哭到了北京站,又从北京站一路哭到了学校宿舍。
开头时说起的那个朋友,她如今已经二十七岁,在家乡工作,小地方不比外面的大都市,绝大部分的女孩子在这个年纪,奔波于一场场相亲,觉得时间金贵,不会浪费在任何不可能的人和事上。
她却不是,喜欢上同行业的一个男生,有意无意地表达出来一些,男生大抵有自己的考虑,并未给她她想要的回馈。
当然是心酸的,也信誓旦旦地说过几次要放弃,然而几天前,却又在微信上问我:“十号是他的生日,我能不能给他订个蛋糕?”
男孩生日的当天,她辗转打听到了他的住处,晚上提着那个蛋糕,穿过大半个城市,把蛋糕放在他的门口。
男孩仍旧没有回应她的感情,她后来和我说这些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我会责怪她太傻,觉得她做的事情丢脸。
我怎么去责怪她,我自以为铿锵有力不依赖和不期待任何人地活了好长一段时间,却偏偏也遇到那样一个人,他让我能够愿意放弃所有的盔甲与试探,抛弃所有趋利避害的念头和欲擒故纵的把戏,愿意袒露真心,愿意被伤害,愿意为爱情大哭,到第二天,又鼓起勇气去爱。
我不觉得这是丢脸的事情。
我觉得光荣。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在这个恋爱技巧、追男秘籍、情感专家泛滥的时代,很多人练就了一双慧眼,学会了心理博弈,计较得失,权衡利弊,学会在开始一段关系前计较付出的时间成本,结束时考虑沉没成本。
我和我的朋友们,认真想想,我们都已经那么大了。
我们仍旧在做不靠谱的事情,仍旧渴望,仍旧愿意尝试,仍旧愿意袒露真心,愿意为爱情哭红双眼。
我们是多么棒的女孩呀。
文|花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