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受书名的困扰之后,经过爱丽丝的呼吁,我微博的私信也多了不少。热心的读者纷纷发来他们觉得最好、最合适的书名,有的读者甚至一口气发来了七个书名,我觉得他们很有做编辑的潜力,因为取名也是编辑的必备素质之一。对于这些私信,我每一条都认真回复了,因为交流才会产生思想的火花嘛。虽然爱丽丝最终选定了《时光盗不走孤独》这个名字,但是我依然感谢每一个参与的朋友,以后我们依然可以私信或者以其他方式交流,如果你愿意的话。
苏陌发来消息的时候,我正忙得焦头烂额,打开对话框,却只有她发来的一句话--
莫默,你有时间吗?
废话,当然没有。我现在一天恨不得掰成八瓣来用,哪里有时间跟别人闲扯,若是旁人,我肯定懒得回复,可是苏陌不一样。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我回复,还好,怎么了?
说实话,我跟苏陌认识的时间不长,见面的次数也少得可怜,联系的契机仅仅是因为她的第一部小说《同桌的你》。在这一行里她算是新人,跟那些大神作者相比绝对是菜鸟。我还记得她当时在QQ上小心翼翼地问我,为什么会签她的书。是啊,我也在想,为什么呢?编辑选择一本书的时候,无非是看中了这本书的市场价值,而这与作者名气、稿子质量等都有很大关系,所以当苏陌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对着键盘反反复复敲了很久,末了,才终于发出一句话--
就是单纯觉得《同桌的你》能让我产生共鸣。
大抵,这是我做过的最任性的一件事。
苏陌说,莫默,你是对新人作者最好的编辑。
这句话其实很多人都说过,也许是性格所致,也许是我不想让每一个对文字有梦想的人伤心。
我可以从《同桌的你》这篇稿子里看到我的影子,我高中同桌的影子,甚至那个时候我的老师、我的家人的影子,又哭又笑地读完这篇文章,脑海里倒带一样,一帧一帧闪现的全部都是我高中时期的画面,那些青涩的、异常珍贵的画面。
我相信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文章一定不会差,尤其是像《同桌的你》这样,用逗比的语言写出虐心的故事,让我们在惆怅叹惋之余,不得不同意作者的话,我们曾经的同桌,想到就心酸。那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感情,却是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最珍贵的。
《同桌的你》下个月就要上市了,我猜测苏陌是想问新书上市之后的问题,但她到底是个不善言辞、性子内敛的人,自从问我“怎么了”之后,对话框里就一直重复着“正在输入”的提示。我也不催她,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地看系统提示的“正在输入”。
她是个慢热敏感的人,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断然不会打扰我,这会儿怕是想说什么,自己正在琢磨措辞。
我见过苏陌两次,之所以觉得她不一样,是因为看到她就会让人觉得格外安心,包括她的作品。大抵是因为她很慢热,我跟她远没有熟悉到热络的地步,也不会像跟别的作者一样,依靠着聊天工具在虚拟的网络中大侃特侃,可饶是这样,她给我的感觉,仍旧是可以交付心事的朋友。
我觉得一个作品被人看完之后,让人安心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尤其是在跟读者产生共鸣之后的安心。苏陌就是这样,看似简单朴素的语言,却好像有着特殊的魔力一般,我相信属于她的这种魔力,会感动我,一定也会感动你,感动每一个你。
良久之后,我终于收到了她发过来的消息。
没事,就是想说,谢谢你。
你看,这个朋友多任性,浪费了我多少时间。
文/莫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