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人出现的时候,我正和朋友坐在靠窗的沙发上聊天。
她大概三十岁,脸上有过早染上的风霜,穿一件黑点白底的廉价衬衣,是过时很久的款式,左手领着一个约莫二三岁的小女孩,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
我会注意到她,是因为她就站在落地窗外,手上拿着一张餐厅的优惠券对我指手画脚的。
我不明白她想表达什么,又担心是什么奇怪的骗术,对她摇了摇头表示“不懂”后就没有再理她。
那个女人露出着急的神情,然后张望了一下,领着小女孩往餐厅的门口走去。
果然没过多久,我就看到她进了餐厅,抓着一个服务生说了一长串。她的普通话说得又急又快还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但因为餐厅里很安静,我还是大概听清了她的来意。
原来她有一张这家餐厅面额“30元”的优惠券,想要点一份三十元的食物,然后打包带走。
这是一家新开的泰国餐厅,装修不算考究,但定价也不实惠,主要接待爱尝鲜的白领和年轻的情侣。
服务生大概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奇怪的要求,她耐心解释女人所持有的优惠券的用法是消费满一百后减三十,没办法直接点一份价值三十元的食物不付现金就带走。
女人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张优惠券上写着可以代替三十元现金,为什么就不能用?”
几个来回之后服务生招架不住,惊动了坐在收银台后的老板娘。
老板娘是个霸气的中年女人,留着少年般的短发,一口烟酒嗓。她问明白来龙去脉后说:“你可以点一份三十元的食物,付现金,这张优惠券等你下次来消费满一百的时候再用。”
女人坚持说:“我有优惠券,就想买三十元的吃的给小孩,我们今天消费不了一百,下次和我老公一起来才行。”
老板娘说:“优惠券的用法在使用说明里写得很清楚,你的要求我们没办法满足。”
女人依然纠缠不休,后来老板娘的语气也渐渐坏起来:“像你这样的人,我做生意这么久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小女孩不谙世事,“吧嗒吧嗒”舔着自己的手指头,依偎着妈妈,眼神明亮如湖水,懵懂无辜地看看老板娘又看看妈妈。
女人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她说:“那就是这张优惠券没有用咯?那我撕了。”
老板娘说:“随你。”
女人一边念叨着“没用”、“撕掉”,一边真的就把优惠券撕成碎片扔在地上,然后拉着小女孩往外走,嘴里还不知说着什么。
我目睹了整个过程。在他们将近十分钟的对话中,作为旁观者的我心里一直被一种奇怪的难堪情绪所萦绕。
其实在这件事上老板娘没有做错什么,甚至在觉得女人不可理喻之前她的态度还算得上有礼有节,反而是那个女人显得锱铢必较又蛮不讲理。我只是想,如果我是那个小女孩,如果我已经开始懂事,那我一定会记住今天发生的事情。
这是一个关于贫穷的故事,因为贫穷,所以没去过快餐店以外的餐厅;因为贫穷,所以连优惠券的惯用规则都不懂;因为贫穷,在明知道自己消费不起的时候,还试图通过辩解得到之前预想中的好处……
那个女人在离开的时候,除了怒气,多少还会有些心酸吧?而那心酸,是比愤怒更让人难堪的情绪。
我不怕贫穷,但是我很害怕因为贫穷而显露出来的寒酸气质,它让人缩手缩脚,抠门吝啬,不大方,不大气,与淡然得体背道而驰--虽然事实上,贫穷和得体并非是矛盾存在的。
我不以自己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而感到耻辱,但当我长大,我一定要成为那种有能力带着妈妈大大方方出入高级餐厅的女儿。
祝愿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在成长的路上少看到些阴霾,多遇到些阳光,能成为让妈妈幸福的人。
文/微酸袅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