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少年时 第八章 我说话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大海不会嫌水多,金库不会嫌宝物多;人们不会嫌幸福多,学者不会嫌知识多。

——《萨迦格言》

公元1251年——藏历阴铁猪年(辛亥)——南宋淳祐十一年——蒙古蒙哥汗元年班智达70岁,八思巴17岁,恰那13岁。

已是冬日,万物萧瑟,呵气成冰。蜿蜒如游龙的六盘山披着厚厚的雪衣,纯白安静。山脚扎着一座座蒙古大营,正当中最大的营帐内,坐着许多甲胄在身的男人。上首是一位长相硬朗面如满月的中年男子,身侧是位华服锦衣的美艳妇人。中年男子不怒自威,声音沉着地发问:“你们吐蕃曾出过哪些伟人?”

坐在下首的红袍年轻僧人不卑不亢,微一鞠身,朗声回答:“回忽必烈大王,我们吐蕃有祖孙三法王——观世音菩萨化身的松赞干布、文殊菩萨化身的赤松德赞、金刚手化身的赤祖德赞。”

他举止谦恭而无拘泥,言谈大方而不倨傲,端坐时脊背挺如劲松,尤显高大。声音已褪去了变声期的沙哑,如丝绒般扣入人心。原本光润的额上布着些微小的青春痘,却无损整个人的丰神俊朗。少时的青涩稚嫩,在伯父的悉心培育下已然褪去,自信开阔,从容不迫,整个人散发出无法忽视的魅力。

他如墨般的黑瞳扫视过营帐中的所有人,朗声继续赞颂:“松赞干布这位伟大的赞普,对藏区有三大功德:其一,于六百多年前统一了整个乌思藏;其二,命人创立了藏文;其三,迎娶汉地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大力弘扬佛教。”

“到了松赞干布五世孙赤松德赞在位时,迎请了天竺高僧莲花生大师来吐蕃传法,建立了吐蕃第一座寺院——桑耶寺。赤松德赞挑选了七位贵族弟子在桑耶寺剃度,他们是吐蕃最早的僧人,史称桑耶七觉士。我们款氏家族在吐蕃王朝地位显赫,先祖是赤松德赞的内大臣,极受赞普器重。他的长子,便是七觉士之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