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张三丰坐下,李洛说道:“一别数年,张真人还是风采如昔啊。”
张三丰用道礼稽首:“贫道游离四方,颇经风霜,如何比的陛下华年英锐。陛下年未而立,便一统南国,太平将现,盛世微明,此乃天意,岂人力哉。”
一上来便送上高帽子。
他此时见到李洛,感叹对方气度已然于数年前大为不同,当真是高山仰止,深如渊海,帝王风采昭昭如日月,不怒自威,令人不敢逼视。
这就是天子位居九重,口含天宪的威仪。
李洛命人去请皇后,对张三丰说道:“听说真人早不在大都,不知去了何方仙山宝地清修?”
张三丰口绽一句道偈:“不在洞福地,乃是烟火中。陛下,所谓大道,人间无处不在,何必远求哉?贫道,只在武当山也。”
李洛笑道:“朕看真人的道心,果然更加精益了。嗯,真人认为道不远求,难道道就在身边么?”
“贫道惭愧。”张三丰道,“贫道原本以为,道乃内修,见微知著于己身。可自从看了《大道论》,方知悟错了方向。道不在修身修心,而在知也,知道知道,便是修道!”
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知而后道也。你要先知道缘由真意,才能成道。
比如,要知水火雷电的真意,才能掌握水火雷电的道。
探索“知”的过程,就是修道的过程,也是无限接近天道,尊奉老君的过程,这就是《大道论》提倡的。
传统道家讲究的是修持,就算研究炼丹,本意还是为了服下仙丹修持,重修不重知,这就违背了华夏大道的本意。
道家的产生其实远超东汉,根本就是华夏上古宗教。道家的产生缘由,其实就是华夏先民的求知欲。他们不知道雷电雨雪,四季变化的真实原因,只能笼统的归于天道和鬼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