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卷 华夏之鼎 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276年,10月10日,牧野郡,阳武县。

黄河大决已过去了两年多,决口处经过长期冲刷,河道已经暂时稳定下来。

河水自西而来,自南岸的溃堤处向南涌去,先是在溃口附近堆积出了一片小湖,然后分成两股再度流出。其中一股径直向南,冲出一条新河道汇入南边的涡水,然后再南流入淮河。另一股向东流,在开封附近又分成两股:一股进入睢水,经商丘、宿州,然后又决堤冲出了一条新河道,向南又是进入淮河;另一股冲入了几十年前的黄河故道,流经徐州还是进入淮河。

这三股新河道现在看上去很是稳定,但是仍然隐患重重,随时有改道的风险。只要有这隐患在,广阔的中原大地就仍然不能有效开发,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华夏国成立后,烧起来的第二把火,就是黄河的治理事宜。

改组后,尚书省设了六个行省,其余五个都是正常施行地方治理的职责,唯有最南边辖区广大的河淮行省地位特殊——治下没有多少人口,主要职责就是治理黄河。

原建设交通部的元老人物汤桦树在改组后被委任来组织河淮行省的领导班子,全面负责治河事宜。

如今,他参加完开国大典后就第一时间赶来了任上,视察这万恶之源。

黄河滔滔而来,潺潺而去,在大地上肆意流淌着,与周边的青草和森林不断发生着交流。汤桦树在旧堤之上极目远眺,一时竟有些失了神。

他的身边,原属建设部的资深劳工宋广正介绍着兵部水利司(原建设交通部的职责大部分被合并进兵部,而非传统的工部)对黄河治理做出的初步规划:“中期来看……大约是五十至一百年的范围内,黄河入淮最重要的影响并非给沿途带来的洪涝,而是对淮河水位和航道的改变。随着泥沙在淮河水系的堆积,会产生两个影响,一是水深减小、妨碍航运,二是水流不畅,易溢出形成洪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