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火箭组继续捣鼓。
大部分结构设计工作都交给工程师们做,沈文剑带两个人先行启动流体动力实验与风洞实验。
流体动力实验通过定速释放染色液体,来确认实验体在飞行或潜水时的流体状态,涡流、湍流等都回避掉之后,外形就没有大问题了。
通过流体动力实验的实验体,即使有那么一丁点问题,实际也能通过调整推力把它无视掉,这就是常说的力大砖飞。
流体动力实验室的优点是它需要的模型很小,即使要改动也很快。
风洞实验室吹风,模型要严格的多,外结构都是真家伙的缩小版,更注重外形结构的合理性,比如超音速状态下调整飞行姿态,会不会把自己扭断或者掉几个螺丝,在某个点上的受力会不会过大。当然就火箭项目而言,风洞能够采集到的数据比流体动力实验室更准确。
一边吹风,一边计算外形结构要素,每隔几天,沈文剑都要向火箭组工程师们通报进度,同时让他们了解自己接下来会向什么方向调整火箭外形。
折腾了几个月,终于定下新火箭的外形。
长42米,主火箭直径3米,根据同时抛弃一级火箭与助推器的要求,主火箭不再需要于发射中段单独承担推力,发动机减少为两个。
助推器直径同样是3米,长22米,每个助推器发动机也是两个,不过采用的发动机为云顶级甲型改,推力为150吨。
如此设置发动机与助推器,还是受限于科研部的各方面技术实力。
修士们在材料焊接方面非常有优势,但是因设备、人工制备材料等关系,板材、管材的质量均一性则有少许问题存在。
为保证发射成功,某些部分需要适量增加材料厚度才能弥补不足,它增加了一些重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