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罗斯福极力淡化法国选边站的影响,但最后通牒仍然在伦敦炸开了锅。正值盛夏骄阳的季节,唐宁街首相官邸里挤满不少满头大汗的内阁官僚。
丘吉尔面上处惊不变,但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一张胖脸上油光光的全是冷汗。在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他故作平静地表态:“对法国当局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我只有一个回答——呸!今后王国政府将不以贝当政权为对手!戴高乐将军及其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才是真正合法且能代表法兰西人民利益的合法政府!”
“需要让他发表一个声明并宣判贝当死刑么?”有人提议道。
“这没有意义,关键是,法国宣战会带给我们什么?”
“不会改变什么,无非他们与德国的关系更紧密,然后会试图攫取我们在非洲的殖民地。”丘吉尔耸耸肩道,“罗斯福总统向我做过保证,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南非。”
“不惜一切代价”现在成了丘吉尔的口头禅:维持英伦三岛的物资供应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印度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南非还是一切代价……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前段时间挂在首相嘴边的“转折点”一词不见了,印度被围攻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反向转折点。
“澳新方面威胁还未解除,美国有这个能力么?”布鲁克元帅深表怀疑,“他们在南非的部队也不过就是10多万,还不够古德里安一个装甲集团军打的。”
“参联会已明确表态,第7航空队将不惜一切代价击退来犯的日军舰队……”
众人心想:得!又是一句不惜一切代价,怎么听上去感觉这句话怎么廉价呢?
有人插嘴道:“美国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支援印度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