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末的一个黄昏,长江上寒风凛冽。正是枯水期,江水的水位很低,在寒风的抽打下懒洋洋地向东北流着,水面褶皱很密集,一阵又一阵。远处的南京长江大桥已经在动工了,巨大的混凝土桥墩矗立在江中,上面架着滑轮、钢索,还有脚手架,工人们熟练地爬上爬下,干着活儿。
向小强裹在厚厚的大衣里,坐在江心,凝视着一千多米外的景象,发呆,出神。
此刻,他身子下面就是锈迹斑斑的“蚱蜢号”。这艘袖珍潜艇还是这么矗立着,半陷在沙洲里,在江心“一个人”孤零零地呆了五年。风吹雨淋,锈迹斑斑。大部分时间,它都是泡在水里,只露出指挥塔和艇身最顶端的一小部分。到了冬天,水位下降,它就几乎全露了出来。
开始的时候,因为下游长江还是明清对峙的军事屏障,基本上没有商业通航。而且蚱蜢号搁浅的地方刚好是江心,是明清双方的分界线,所以也并不对双方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就由着这艘小潜艇竖在那里。而到了后来北伐后,长江完全在明方控制中了。这时候长江的航运作用开始发挥,就有人提出应该把这艘沉船拆除,以免给航运造成危险。
但水文专家建议保留,因为蚱蜢号并不是“沉船”,并不是像暗礁一样沉在水下,而是搁浅在水面之上的,反而起到了“灯塔”的作用。即使把潜艇拆除,潜艇下面的暗沙州是拆除不掉的。那么有这么一艘潜艇杵在上面,反而是一个明显的警示标志,能让航船知道这儿有浅滩,可以远远的就避开。
长江舰队的机械师拆走了艇上的武器和剩余鱼雷后,航运安全机构就完全把蚱蜢号当作“灯塔”来使了,把它的潜望镜高高地升了起来,在潜望镜顶端装上警示灯,一到晚上就一闪一闪地发出红光,警告航船不要过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