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的暗夜中,刘彦直一个猛子扎进寒冷的江水,就再也没有浮出过水面,游击队员们不知道他有水下呼吸的特异功能,不禁捏了一把汗。
突突突的马达声传来,苏军的巡逻船过来了,雪亮的灯柱在水面上扫视着,时而射向岸边,伴随着轻机枪漫无目的的扫射,游击队员们纷纷藏身枯草中,不敢抬头。
苏军极其重视水面防御,除了三艘炮艇不间断的巡逻之外,还有一支蛙人队用来应对敌军的潜水员,事实上这么冷的天,潜水员根本无法长时间下水,更别说执行任务了,淮江铁桥是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承担着淮江两岸运输大动脉的作用,战争时期,它更是苏军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这场中苏战争不同于三十年前的中日战争,苏联红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战斗力远超日本皇军,但是对后勤供应的依赖也远高于日军,而1970年代的中国尚处于农业社会,即便是近江这样的省城也只有部分轻工业而已,无法对苏军进行有效的后勤支援,军队所耗费的油料弹药被服干粮,全都需要从遥远的苏联运来。
入侵中国的一百万苏军所需要的所有物资,首先从苏联的各个加盟国以及东欧卫星国征集而来,满载的列车浩浩荡荡跨越乌拉尔山脉,穿越西伯利亚冻土带,抵达百年前侵占的中国领土海参崴,然后进入中国境内,途径东三省的白山黑水,在北京的铁路货场重新编组,发往各个战区。
现代化战争下,铁路的作用与日俱增,就像是巨人的动静脉大血管一样,维持着基本的生存,而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只能起到毛细血管的作用,所以苏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维护铁路沿线的治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