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周三,“最后的分析”和“本能”都选择了这一天首映,这种情况在1992年并不是太常见。现在不是北美票房屡创新高的二十一世纪,平均每周北美院线就只有二十部电影在上映;而一部电影的北美票房能够突破一亿门槛就是巨大的成功,在年终票房排行榜上排名前十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电影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缓慢崛起的九十年代初。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投资两千五百万美元的作品,一部投资四千九百万美元的作品同时首映,这确实是让各大院线都热闹了起来,特别是这还是缺少刺激的春季档,就越发难得了。
“本能”和“最后的分析”都可以算是惊悚、悬疑、伦理、犯罪类型的作品,而且二者在筹备过程中都普遍不被看好,因为惊悚犯罪的类型片在去年“沉默的羔羊(The.Silence.Of.The.Lambs)”达到了巅峰,之后相似的类型片如同雨后春笋,但却始终没有任何一部能够取得出色的好成绩,现在又有两部作品上映,人们还是有理由投以质疑。
所以,这两部电影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安排在了同一周进行首映,也算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一次竞争,轻而易举地就将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这一周来。
所谓的首映式,其实是属于电影宣传的一部分,在首映式之中,电影的导演、主创人员一般都会出席,而且还会与观众进行互动,媒体记者也可以第一时间对剧组进行采访。这更像是一个集中的宣传叫卖场合,希望人们能够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电影身上。
活动结束之后,第一批观众就可以凭票入场,观看电影,但由于首映式的门票是有限的,所以这更像是一个试映会,面向记者、影评人、忠实观众的试映会。待电影播放结束之后,影评人和观众会撰写第一批电影评论,为电影即将到来的公映预热;而第二批评论就要等电影正式公映之后才会出炉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