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科学家提出过大爆炸的宇宙理论,大体可以总结为在地球宇宙诞生的初期,原本的宇宙只是极度压缩在一起的一个点。
甚至可以理解为“无”,这类似于绝对真空,但又可以理解为真空的对立面。
绝对真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真正彻彻底底的虚无,什么也没有。
大爆炸之前的“无”则是在这个区域内,完完全全的充斥着物质与能量,所有东西相互之间就连一丝一毫的缝隙都没有。
中子星的密度是水的百万亿倍,这是因为原子与原子之间,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有缝隙,而中子星的密度就等于原子核的密度,没有化学键作用力的影响,让中子星完完全全就是堆叠在一起的一个又一个中子。
如果将地球压缩到中子星的密度,那么整个地球的物质也只能凝聚成一个直径22米的小球。
但黑洞的密度又比中子星的更大。
如果将地球压缩为黑洞,或许连头皮屑的大小都不如。
至于宇宙诞生初期的“无”,密度比黑洞更大。
在人类尚且是一级文明时,认为原子核不能被压缩。
但事实上,无论是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又甚至是电子,依然是由介乎于物质态与能量态之间的夸克在高速且规律的运动中形成的球形区域。
这个球形的区域如同气泡一样,看似充斥着空气,但其实依然存在着无限大的距离空间,十分空旷。
所谓的测不准定律,无非只是因为过去的测量手段不够先进而已。
在规律的、严格遵循着规则与法则而运行的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无规律”和“测不准”。
继续将目光往微观的方向放去,无论是夸克、又或者是光子的内部,依然存在着空间结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