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2章 百炼成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琴唐主动询问,“武烈侯,何谓百炼成钢?”

“所谓百炼成钢,就是反复锻打。”宝鼎说道,“你们现在的锻炼方法是渗碳制钢,也是多层折叠锻打,但因为受限于原材料,效果并不理想,距离金铁乃濡还有很大差距。”

这种专业性的知识宝鼎略知一二。

前世他学的是建筑机械专业,学机械的必然要了解机械材质,而要想更好地了解材质必然要涉猎冶炼锻造技术,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他曾读过一些书。正好他喜欢历史,经常在论坛上参与讨论一些古代科技对王朝命运影响的话题,很多人认为大秦锋利的武器是它能够统一中土的原因之一,因此他也翻阅了一些秦汉时期科技发展方面的书,对其中的冶铁技术大概也知道一些。穿越过来后因为与琴氏、墨家走得很近,让他对这一时代的冶铁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早在春秋末期中土的工匠们就打造出了钢。当时楚、韩两国的铁兵器最为锋利,中土著名,而锻炼方法就是渗碳制钢。这种锻炼方式到了战国末期各国都已使用。当时的吴越两国冶炼大师还创造了固体渗碳制钢技术,传说中的太阿、干将、莫邪等名剑就是用这种方法制造。后世人经考古研究发现,所谓固体渗碳制钢技术除了在熟铁中加入渗碳剂外,还使用含有磷质的骨粉做为催化剂。

熟铁在古代叫“铁精”,渗碳剂叫“金英”,而磷质骨粉就叫“断发剪爪”。太阿剑的锻造方法,古代人称之为“金铁乃濡”,“濡”的意思就是相互渗透,金铁乃濡就是指“金英”中的碳分不断渗入到“铁精”里。

古代工匠的传承以家族为主,绝不外传,所以渗碳制钢技术一直是不传之秘,具备这种锻炼技艺的工匠在各国都是宝贝,但这些“宝贝”一般都在以冶铁而致富的巨贾家族,比如秦国的琴氏,魏国的白氏和孔氏,韩国的张氏,赵国的卓氏和郭氏,楚国的猗顿氏,齐国的端木氏和田氏,燕国的秦氏,所以各国最好最锋利的兵器一般都出自冶铁世家。至于固体渗碳制钢技术,自吴国被越国灭亡后就失传了,不过吴越一带的冶炼大师层出不穷,谁敢说这种技术真的消失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