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大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变化太多,千变万幻里面有什么呢?以不变应万变的的依据,到底在哪儿呢?
有一次,孔子给学生上课,跟曾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你知道吗?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以贯之,有一个不变应万变的,根本的出发点。曾子心领神会,说我明白,孔子就走了。底下的同学就问曾子,老师刚才说的一以贯之到底是什么?曾子解释了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也就是说,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宋代朱熹先生解释这两个字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他还说,你看这两个中国字,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真正看见自己内心的标准,良知在哪里?是非在哪里?自己心里装着的判断是什么?这是忠。如心,就是将他人之心比如自己心,用自己的心跟他人换位思考,这样,你就变得宽容了。但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如果我们没有了自己的心,那这个世界上我们可比的标准就太多了。
你看邻居家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广告上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报纸上写的某个家庭的报道,也是一个可比的标准。世界峥嵘万象,纷纷纭纭,但是,自己的心在哪里呢?
我们已经过了那个忠于君主的时代,今天,我们还提这种忠吗?过去经常讲,历史上有那些忠臣都是愚忠,我们还需要吗?中心为忠,这个概念永远不会过时。真正的忠诚,不是忠诚于一个外在的标准,也不是忠诚于哪一个人,哪一个制度。他忠诚的是内心的道德判断,良知所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