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学习之道(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种态度后来被孔子的学生曾子进一步表达过。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

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一个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还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一个人他自己是很有学问的,还向学问少的人去虚心求教;一个人生命中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个人自己本来已经是很充实的了,但是他看起来却是虚怀若谷;一个人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越是剑拔弩张,凌厉过人,是不是越容易受到冒犯?只有一个宁静的人,才可以做到"犯而不校(较)"。这样好学而又虚心、充实而又宁静的状态,是曾子羡慕的境界。历代《论语》注者都说曾子所说的这个朋友是指颜回。颜回就是一直能够这样做的人。

在这两段话里,都牵扯到一个概念,就是"不耻下问"。其实,什么是"下"呢?我们不去说知识、地位、阶层,简单的"高"与"下"就是年龄,比如说大人就一定有资格、有权力训诫小孩子吗?孩子的视点难道不能够给我们提供另一个坐标吗?在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个逻辑起点,未必要叫"高下",不过是换一个思维的角度,换一种思考的方式。

1975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过一次盛大的聚会,有很多媒体来采访。其中一个问到这些获奖者的问题是:你们这些杰出的人物,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的?结果大家认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幼儿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