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中国第一股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88年7月1日,杨怀定从国债投资资金中拿出10000元,买入100股真空电子(现为广电电子),每股面值100元。之所以买真空电子,是因为该公司规定最高红利率15%,最低不低于银行利息。也就是说,买真空电子的收益率最差不会低于存银行。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性地购买股票,而且时间点有点怪,7月1日党的生日,不知其中是否存在某些考虑(是不是“炒股要听党的话”的想法那时候就有了)。1989年6月,杨怀定正式从国债投资转移到股票市场,成了中国第一批黄牛。当时,他们这些吃螃蟹的人被统称为“黄牛”。

这个转变其实有些偶然。1989年,杨百万在《中国金融》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由于保值利率的提高,信用社和银行把几十年的赢利都贴进去了,面临亏损的边缘。杨百万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利率即将下调的信号,立刻决定抛掉国库券,买进股票。抛掉国库券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国库券价格实在太高了,达到120多元,而他手上的国库券成本都在100元以下。

其实,杨怀定最初的算计十分朴素,就是在想,如果每股一年能分15元红利的话,全部30万元资金投进去,一年红利就有四万多元,就可以做食利阶层了。那时的工资水平一般是每月一百多元,一年才一千多元。他也没有想到股票后来会这样大涨。所以说做股票,还是要承认运气的因素。遗憾的是,太多股民把运气当成自己的能力。尤其大牛市那会儿,自诩为“股神”的人是铺天盖地。

那时,上海股票市场非常低迷,交易者寥寥无几。营业部的员工好心地劝他不要买,但杨怀定坚信自己的判断。回头看这段往事时,杨怀定的总结是:“我有一个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就是坚信自己经过分析研究后的判断,而不愿理会证券公司或专业机构的话。”而国内外的股市历史也证明:无数高手死得最惨的案例,都是因为听了外部的消息、建议,没有坚持自己的判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